互联网平台购买的重疾险遭遇两次拒赔,引发公众对保险平台的信任危机。事件涉及理赔流程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受到质疑,消费者担忧互联网保险的可靠性和正当性。此事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需谨慎,并关注合同条款及理赔条件。
近年来,互联网保险的便捷购买方式受到消费者欢迎,但关于重疾险理赔的争议不断,陈一(化名)的经历引起了广泛关注,两个月内两次遭拒赔,这引发了关于互联网保险是否可靠的质疑,尽管互联网保险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购买渠道,但在理赔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风险和挑战,消费者在选择互联网保险时,应谨慎评估其可靠性和条款,并深入了解理赔流程。
陈一原本以为购买重疾险能为自己提供健康保障,却不料在真正患病后遭遇了艰难的理赔过程,他在今年通过支付宝的蚂蚁保平台购买了重疾险产品,承保方为国泰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短短几个月后,因患有甲状腺乳头状癌发起理赔申请,却接连收到国泰产险的拒赔通知。
其中一次拒赔的理由是病理报告中的“高度怀疑甲状腺乳头状癌”未达到保险条款中规定的重大疾病及轻症疾病的范畴,另一次则与等待期有关,等待期是保险合同中的关键概念,陈一的保单中特设了90天的等待期,国泰产险认为,陈一在等待期内接受了体检,体检报告显示有甲状腺结节,符合保险合同中的某种情形,即等待期届满前被保险人接受医学检查或治疗,延续至等待期后确诊发生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或轻症疾病,保险公司因此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对于这种情况,消费者和律师观点不一,黄丹律师认为,等待期设置本身合理,可以规避逆选择,但部分产品条款中将等待期出现的症状或体征作为等待期后发生保险事故时的免责依据较为牵强,对于陈一的情况,如果保险公司以此拒赔,可能侵害消费者利益,监管部门已指出健康保险产品条款中等待期、保障责任或责任免除约定的判定条件不合理这一问题。
除了理赔问题,互联网保险的透明度和与消费者的沟通也备受关注,陈一表示,在购买、交费、发起理赔、提交初审资料等全程均在支付宝(蚂蚁保板块)上操作完成,但互联网平台在理赔方面的作用有限,对此,监管部门和互联网平台需加强对保险产品的监管和审核,确保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还应注意保险公司的资质和口碑,陈一因支付宝的品牌保障而误判保险产品的承保方,虽然国泰产险与蚂蚁保有关联,但在理赔时,消费者常感到平台与险企之间沟通不畅,消费者在购买互联网保险前需充分了解保险产品及其背后的公司,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以保障自身权益。
互联网保险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消费者应保持警惕,理性购买,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